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一: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网络体系结构:
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 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网络拓扑提供标准。
SNA:IBM公司独立开发的适合于自己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DNF:DEC公司独立开发的适合于自己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Date NetWork Architecture
OSI/RM: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定的互联网参考模型Open Standard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任何两个遵守协议的标准的系统都可以互联通信
应用层:
所有能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提供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负责管理和执行应用程序
表示层:
为数据在传输之前对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及终端数据格式转换提供一套规则和约定
会话层:
考虑一个问题?我给我朋友发送邮件的时候它一定会接收吗?
一定能发送过去吗?
这一层是对对话的双方进行资格审查和验证的规则(发送时进行加密的规则,MD5加密),同时规定发送时的双工模式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在同一时间只有一方能接受或发送信息,不能实现双向通信,举例:电视,广播。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在同一时间只可以有一方接受或发送信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举例: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接受和发送信息,实现双向通信,举例:电话通信。
传输层:
设计本层的两个主要目的:
1、传输层可以提供在不同系统之间的进程间数据交互的可靠服务,在网络内两个实体之间建立端到端的通信信道(socket)(信息传输的通道),用来传输消息及报文分组,本层提供两端点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
设备A给设备B发送信息,设备B怎么知道发送的是什么呢??
答:通过端口与端口之间进行交互
2、可以为会话层提供与网络类型无关的可靠信息传输机制,对会话层遮蔽了下层网络操作的细节
传输层是7层中最重要的一层,处在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之间。
网络层:
负责建立、保持和终止通过中间设备的连接,同时负责通信子网内路径选择和拥挤控制。
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有如何将数据组装成块(帧),帧是本层的传输单位,如何处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使之与接收方匹配,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数据成帧,MAC地址
物理层:
物理层包括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用户设备与网络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规则
有四个重要的特性:
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排列方式
电气特性:规定了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等
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
过程特性: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这些控制步骤应用便于比